中国传统的“家文化”,某种程度无底线放大父母的责任,甚至到了“兜底”的地步。
李宇嘉
朋友的女儿,大学毕业后“茧居”在家有大半年了。喜欢打听事儿的岳母,用一个时髦的用语说,他的女儿就是“啃老族”。笔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事业心、上进心很强的“卓越强迫者”,见不得“不上进”、“不完美”,但朋友却很坦然,“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的,找工作太难,休息一段时间吧,大不了自己创业”!想想也是,朋友家境殷实,女儿有资本心安理得地啃。
对现象级的“啃老一族”,“宅”字是这一群体的浓缩画像,懒惰沉溺、自暴自弃、侵蚀父母、自我沉沦是普遍标签,口诛笔伐、大肆嘲讽是主流表达。从舆论环境来看,可谓大众一边倒。但是,朋友的女儿潇洒得很,有时楼下看到她吹着口哨,牵着爱犬遛弯儿,与标签完全两样。
由此,笔者想到,改革开放40年,各行业经历了从管制到开放的财富爆发。处在这个黄金期的人群(主要是40后至70后),只要有点头脑、勤奋一点,抓住赚钱机会不难。但等到“二代或三代们”走上社会时,草莽市场“捡钱”时代一去不复返了,社会进入“规则修正期”,而父子相传的中华文化熏陶下,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新生代有万般不适应。
既然社会“不再给力”,又有老爸老妈的后方保障,加上从小家境好,毕业后的起薪与上学时的生活费差不离,“宅下去”就顺理成章。当然,这只是啃老的一小撮,近年来创业风气盛,赚快钱耳濡目染,自己当老板胜过寄人篱下打工,但很多是“有愿望、难坚持”、“有目标、缺真学”的幻想型创业,天真的一腔热血被击碎后退避三舍。
网络、游戏、漫画等虚拟的第二国度,不仅没有残酷的现实,还可以定制化地提供虚荣自我的世界,也为很多害怕社交、不想工作、不愿出门的“啃老族”们提供了抽离社会、进入桃源的通道。现在,移动互联网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,对于很多心理素质较弱或不擅交际的年轻人,这是一个廉价的避世空间,沉溺其中一年半载也无妨,可谓啃老啃得现实可行。
笔者认识或听说过的“被啃老”的父母,心甘情愿“被啃”的一大把。比如“我就一个女儿,钱不给她给谁”;有的是子女不独立,父母只好“被啃”,比如“能怎么办,难道真让她饿着吗”?中国传统的“家文化”,某种程度无底线放大父母的责任,甚至到了“兜底”的地步。子女读书、找工作、生育等等,很多父母心甘情愿“兜底”,甚至是下下代再兜一回。
这样看,找不到工作“兜底”也就不奇怪了。“兜底”意味着孩子自强、独立基因的损伤,这是中国式亲伦关系的映射,甚至蔓延到同为家族文化影响的日本。不久前,日本一位76岁的老父亲,亲手杀死了自己44岁的儿子,而谋杀的动机竟然是担心儿子的暴力倾向会伤害他人。他的儿子是典型的啃老族,每天“宅在家里”打游戏,认为父母该照顾他到死。
有一个经典的反问,父母花光积蓄,为子女买房,算不算啃老?子女买车、给下下代买学位房或缴赞助费,父母拿养老金“搭把手”,算不算啃老?父母帮子女带小孩、做家务,算不算啃老?如果工作不理想、职场不如意、请不起保姆,买房、买车、子女教育等费用还就得啃老。
父母责任和“兜底”,其反面就是父母养老与子女责任捆绑,这怕是当代社会也无法回避的。比如,父母用积蓄或养老金帮子女买房,自然顺延至子女赡养父母(尽管主观上不言明)。因此,房子承担着养老的隐性约定,高位回落或爆发危机乃不可承受之痛,这就是缘何**如此强调稳地产。面对未来,需要尽快突围转型“阵痛期”,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。不过,外界推力再强大,也比不上内心动力,强调和谐的“家文化”,如何植入独立基因待深思。
(作者系**地产研究人士)
(免责申明:本文为转载,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,别无他用,如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!)